潜江婚外情调查:杨笠上了纽约时报,中国男性丢人丢到国外了?
前不久,京东请了杨笠来做双十一代言,这下捅了马蜂窝了。
大家都知道,京东聚集了一大帮男性消费者,是一个阳气很重的购物平台。
而因为一句冒犯全中国男人的金句:“他是那么普通,却是那么自信!”火爆出圈的杨笠,受到了抵制。
这件事本身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,众说纷纭。
近日,纽约时报报道了这个事件。
称以杨笠为代表的女权主义,在中国的推行过程中,受到了中国男性极大的阻力。
在中国,除了政治不能调侃,还要加上:男性脆弱的自我。
我一向是个女权主义者,但并不是双标的田园女权。
而我之所以成为女权主义者,恰恰是因为我从小被当做男孩子养,也像男孩一样受重视,不用干活。没有受到人为的性别压制。
我太喜欢男孩子了,觉得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。
因而对其他女性,因为自己的性别,而受到不公平待遇,大胆呼吁。
作为一位幸运的女性,享受到了相对平等的权益,因此更加觉得,男权真是个好东西,凭啥女人不能跟男人一样拥有?
杨笠在脱口秀中,也旗帜鲜明表示,自己其实非常喜欢男人。
在多数人眼中,女权主义者是厌男的。实则不然,女权主义者,才真正热爱男性。
因为太喜欢他们,羡慕他们身上天赋的偏爱和神权,希望自己也能拥有。
她用中性的视角,把观察到的男性特点展示出来,得到了广泛的共鸣,并且让一部分男性反思,这是好现象。
比如梁教授也是个男人,他把自己的同类,说得那么透彻,为什么就没有男人跑去骂他?
自己说自己可以,让女人说就不行,是吗?
如果把男性和女性比做一个家里的两个孩子,男性就是那个被宠坏的老大,女性是那个被压制的,不受宠,不继承家产的老二。
老大只要不犯错,就是个好孩子,各种好处都给他,老二要非常努力,非常优秀才会被看到,才能获得一点点残羹冷炙。
然后这样的老大还要跟这样的老二再成一个家,继续生出许许多多的老大老二。
而在这个家庭里,老二继续充当奉献者和牺牲者的角色,忍受社会和家庭的性别压制。
什么叫性别压制?由于男性天生享有的性别红利,而让女性在家庭中付出过多,获得过少的过程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。
两个人都上班,男人可以以一句工作忙为理由,把家抛给老婆,而女人早已忙到蜡烛两头烧,心力交瘁,却得不到男性除了经济以外的一切支持。
更有甚者,连经济支持都没有。
这就是性别压制。
所以说有了孩子,才是真正的婚姻,男性的性别压制,女性的性别委屈才能真正体现出来。
比如直到老了,女性依然被性别压制,带孙子的通常是奶奶或者外婆,而不是爷爷或者外公。
孩子小的时候带起来是非常辛苦的。那些爷爷们在公园打太极,遛弯,回家吃现成饭。而老太太们一边带孙子,一边马不停蹄腾出手来,买菜做饭,老头子都不带搭把手的。
苏敏就是这么熬过来的,不仅付出,还得不到一句认可,对方还要在经济上苛待她。
就因为她经济不独立,只能这么多年忍气吞声。
直到外孙养大,她自己在抑郁症的边缘,才负气出走,成为网红,离婚,还被拍成电影,为女权主义竖起了一面强大的旗帜。
中国千百年来婚姻的稳定背后,是强大的男权体系,对女性一代又一代的驯化,和女性的牺牲服从奉献,任劳任怨才维持下来。
在今天这个时代,显然受到了极大的挑战。
可以这么说,如果男性再不改变思维,继续沉迷于黄晓明式的,只要咱够成功,够有钱,有的是叶珂这样的美艳假人,对我们俯首帖耳。
继续做着“天朝上人”的美梦,多数人都将在失望和困惑中蹉跎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