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宁私家调查:何猷君:快乐不重要,事业成功才重要
最近,赌王的小儿子,奚梦瑶的老公何猷君在鲁豫有约的采访被很多人扒出。
他有一句名言:快乐不重要,事业成功才重要。等事业成功了,想要什么样的快乐都有。
这是多么强的认知。
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顶级富二代,说出了这么支持延迟满足的话。
可见延迟满足是真理,也是一个人活成最后赢家的不二法门。
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,用糖果测试一群幼儿园小朋友,看他们能不能遵守延迟满足的规则,并且做到。
经过多年以后,再追踪这些人的生活状态,发现当年把延迟满足做得很好的孩子,大多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。
那些非要马上把糖果吃到嘴里的孩子则庸庸碌碌。
为什么很多人世代贫穷,而有些人则代代富,我觉得最大的区别,是有没有把优秀的价值观传递给后代。
上一代如果是通过白手起家获得成功,身上必然带了一些成功者的潜质,比如延迟满足。
然后它会把这种价值观和思维习惯不知不觉传递给了下一代。
我们这些出生一般家庭,没能从父辈那里获得优秀的价值观,对自己的成就和发展尚觉得不够满意的人,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后半生呢?
就像一句话说,40岁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,40岁后的容貌是自己的。
也可以说,40岁前的品质是父母给的,40岁后的品质是自己锤炼的。
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想养好自己的后半生,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:
精神上穷养自己,物质上富养自己。
可能很多人说,说反了吧,应该是精神上富养自己,物质上穷养自己吧。
我没有说错,要么我们换个词,穷养改成历练,富养改成宠溺。
物质上没什么可以历练的,宠溺自己就可以。
宠溺不是寅吃卯粮,也不是无限度对自己好,而是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对自己好一点,丰富却不浪费。
但是精神上的锤炼,却必须要穷养自己。
历史上有很多例子,比如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
古代大户人家的子弟,特别容易两极分化,因为物质已经得到了富养,但精神上有些穷养,有些富养。
富养的成了纨绔子弟,穷养的,用圣贤的克己复礼养出来的,往往会有非常大的成就,王阳明、曾国藩都是例子。
在今天这个人人出身都极不公平的时代,最大的公平就在我们自己身上。
就是我们人人都有24小时,人人都有一双可以变得勤劳的手脚,或有一个可以变得聪明的头脑。
没有带伞的孩子就要跑得快一些,就更加要在精神上穷养自己一些,不要让富养滋生出过多的贪婪和惰怠。
人这一生,大多数人,都是重新养育自己一遍的过程。
精神上如何穷养自己。
我觉得要分三步走。
第一步,先知道自己要什么。有些人说,我没有梦想,我就觉得现在小日子过过,吃吃喝喝就挺好的。
真正这样想的人很少。多数人只是因为过往成功的经验太少,放弃努力而已。
不妨想想,如果忽然中了1000万,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,是不是还是现在这样,如果是,那你是真喜欢现在的生活。如果不是,你的动力就来了。
怎么做才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。
这也是圣人教的,要先立志。
有人说,我立志挣大钱。这是一个好志向,那怎么才能挣大钱。
小钱有没有挣到过?没有小钱何来大钱?
所以你的第一步是,怎么挣小钱?
你现有的资源是什么,通过什么载体可以把它盘活,变现。
挣钱是获得认知最好的途径,一个没有真正去挣过钱的人,认知是有缺陷的。
特别是那些通过文凭换得一份好工作,从此衣食无忧的人。对这个世界因为不明真相,而有盲目乐观。
如果精神上再不穷养自己,再不自我锤炼,人慢慢就废了。
第二,如果暂时没有明确的方向,先从时间管理和断舍离做起。
写断舍离的文章很多,我就不赘述了。
很多人在物质上做了断舍离,却很少审视我们身上还有一个最宝贵的物质——时间。
我们的时间都花去了哪里,这些时间有没有拧成一股绳,服务于我们的中心目标,还是一盘散沙,没有得到有效利用,抑或偏离甚至背离目标。
偏离少做,背离不做,顺应多做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
每天计划一下第二天的时间安排,尽量让每一分钟都用在了看得见的,有益处的地方。
比如我想利用业余时间写作,写作由三个要件构成,文笔,素材,选题。
文笔可以时时锤炼,等车这种碎片时间,可以把平时收集的好词好句拿出来,复述一下,或者仿写一下。
开车的时候就可以用来听语音故事。
看到好的故事梗,收集起来,归纳起来,加入素材库。
有好的热门的爆款选题,可以先定个标题,给文章起个头。
很多人说写作需要灵感,这一定是外行人的说法。
如果写作者依赖灵感,否则不动笔,那跟不想上班就可以不去上班的无赖有什么区别?
第三,积累到一定程度,给自己一个挑战,小试牛刀。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,一口吃不成胖子。需要一步一个脚印,一个一个台阶上。
这个方法论可能有普适性。
我仍然以写作为例。
比如我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了,可以轻松在一天内想好一个选题,用20个梗串起一个故事,我就可以小试牛刀写一写,写了去投稿试试。
这中间可能会卡壳,可能会受挫,丧失信心,但这些都是进步的过程。
不怕慢,就怕站。
什么叫坚持,就是一天都不要停。最多因为有什么特殊情况,因为身体不适,工作特别忙等,暂停一天。
只要暂停两天以上,前面坚持积累下的势能就会开始打折扣。
走出舒适区,主动给自己一些挑战。
让你完成起来有点难度,有点抗拒的事情才是挑战,也是你努力的方向,进步的方向。
否则就只能在舒适区打转,就像驴拉磨一样,一天和一年没什么不同。
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。
因为你不会的永远不会,不会因为时间流逝就自动变会。
等你会了一块,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消除了一块盲区,对当下就多了一份把握,对未来就多了一份助力。
世界有个法则,你越强大,世界对你越友好。
黄渤曾经说,等我成功,我的身边都是好人。
你是每天睡懒觉,吃吃喝喝,不自律更强大,还是每天向着目标忙碌,自律而健康更强大,答案不言而喻。
别以为我们不创业就没有事业。
每个人最大的事业是经营好自己。
每个人最大的资本是身体和时间。
说得再具体一点。
怎么成为更好的自己,以下是几个小建议。
第一,提升本职工作的质量。
工作一般分为紧急又重要,紧急不重要(比如下班前反馈个材料),重要不紧急,不紧急也不重要,但是不做又不行。
第一种我们肯定会完成得又快又好,第二种也会快速反馈。第三种我们可能会受拖延症影响,最后完成得不尽人意。第四种,我们会一拖再拖。
上班想摸鱼的时候,想一想第三第四种工作,还有哪些可以优化和收尾的,把上班时间品质提升起来。
第二,早睡。
我知道早睡很难做到,现在大家娱乐至上,都喜欢晚睡,早起反而相对容易一些,因为有任务逼迫,都会设闹钟早起。
然后喝咖啡奶茶提神,养成习惯以后,体检表一堆问题。
早起两小时基本等于多了一个上午。对晚睡的人来说,早起有多痛苦不言而喻。
要从源头治理,不吃没必要的苦,就从早睡开始做起。
10:30睡着,10:00就要洗好澡,把该做的都做完,逐步倒推,很多事情都尽量提前安排,太晚的应酬或活动少参加或者不参加。
不是不让你娱乐了,而是把娱乐时间提前。
早睡有个好处,就会自然早醒,醒来以后就可以开始实施计划。
有些人说,睡不着怎么办?生物钟已经晚了。
第三,运动。
运动不仅有益健康,还有助睡眠,一周三次有氧运动,三次力量训练,天气不好可以允许自己休息1-2天。
也要尽量提前安排,不要放在晚上很晚当做任务不情不愿去做。
无痛自律法,一切要打提前量,不是给自己增加负担。
午睡别睡太久,10-30分钟比较好。
睡前可以喝点酒,泡个脚,听轻音乐入睡。
助眠的方法很多,白天喝咖啡也是方法之一,咖啡的劲过去以后,特别容易困。
第四,输入。
人穷就要多读书。
有些人说,我现在已经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了。
所以现在已经过了为了娱乐看书的年龄了。
输入不一定只有看书一种形式,获得新知,积累知识都是输入。
要和你正在做的自我提升结合起来。
《奇葩说》选手杨奇函说过一句话,他每天都会反问自己,我今天比昨天更博学了吗?
虽然是夸张了一点,但我们其实也要问自己这句话,如果前面几步都已经做到了的话,应该已经发现自己想做的专业领域了。
比如我就是要写作。那些创作方法的书我就要多看,比如李诞的《脱口秀写作指南》。
有些书具有普适性,是激励人的,大家都可以看,我这里就推荐村上春树的《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》,和网络畅销书《你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》